当前,我国医院建设面临新医改、新需求和新技术这三大挑战,新医改对公立、民营、外资医院的影响各不相同,不同类型医院在新形势下存在需求差别,同时,不断迭代的新技术对医院建设行业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彩提前看
1、民营医院发展迅猛,据统计,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由于改制等原因,数量减少至12000家;民营医院近五年来却以每年2000家的生长速度,突破了2万家。
2、如果说五年前还是公立医院设计风格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民营/外资医院的发展,众多新项目使国内医院的室内设计出现了新的风格和分支。
3、我们判定医院建筑的造价,除了传统的“单方造价”概念外,还应以其门诊量和住院人数,计算出该医疗建筑所服务的“单方人均造价(HCPC)”以及“单方年人均造价”作为新的评价指标,来判断分析造价是否合理。
4、公立医院应追求医疗建筑的人均造价最低值,即为了医疗建筑“单方年人均造价”的最小化,医院室内环境的有效使用寿命应该 12-20年不过时,即所有部位的施工质量应该至少12年稳定,20年内仍能基本保障使用需求。
5、对于轻资产租赁的民营医院,受经营效果、资本退出或者被并购等影响,其工程的使用周期较公立医院要短,服务的人数相对也很少,应该对过分追求质量稳定(20年)的相关指标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减轻民营医院的工程造价负担。
6、发达国家医院的人流量远不如国内,却仍然选用高质量大尺寸的五金件,其使用寿命几乎可以伴随建筑终生,而该省的区域则非常节约。相比之下,国内某些医院项目受“中庸”思想影响,追求面面俱到、处处兼顾,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
壹
影响医院建设的三大新形势
新医改、新需求、新技术
一
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影响
新的分级诊疗下,我国的医疗体系应该是基层(一级医院)、临床医疗(二级医院)、医学中心(三级医院)的金字塔型结构。
二
新医改对民营/外资医院的影响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大批资本在政策持续的鼓励下纷纷进入医疗领域。目前,“鼓励社会办医”态度的国家政策文件不少于四十个。国务院办公厅陆续下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对社会办医的利好政策文件。
2、民营医院发展迅猛
国家大力促进民营医院发展,使民营医院的数量远超公立医院。据统计,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由于改制等原因,数量开始减少至12000家;民营医院近五年来却以每年2000家的生长速度,突破了2万家!
▲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数量变化趋势(数量: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门急诊楼
▲新世纪医疗集团北京怡德医院
▲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三
新需要促使医院建筑满足不同人群“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
新技术迭代影响医院建筑行业
① 以BIM、装配式技术、新材料为代表的建筑新技术;
② 以3D打印、建筑机器人为代表的制造业新兴技术;
③ 以医疗机器人、微创介入治疗、基因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新技术;
④ 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新技术。
贰
新形势下不同类型医院定位
对造价的影响
面对新形势,新医院要符合新市场下的环境定位。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外资医院具备不同的定位需求。由于体制、盈利性质、服务对象的区别,不同定位的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应该差异化竞争,医院建筑室内环境也应差异化表达。
1
受期望的医疗服务利益
1、医院提供的外在价值
2、医院提供的内在价值
就诊过程体验,是为客户(患者)提供服务的内在价值,具体体现在医院的品牌、医疗技术服务(治疗效果),非医疗服务(服务态度、高效便捷、隐私保护、环境安全)等方面。
2
民营医院的特点
1、民营医院的基本特点
a、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营造氛围
第一部分是硬件环境好,装修风格以典雅、高雅或者高科技为主,与患者印象中的高档酒店、高端会所等一流环境接轨。
第二部分是软件服务好,提供温馨耐心、高效便捷、保障隐私和诊疗服务围绕患者展开体验感强的服务;以上两部分是目前民营医院相对于公立医院的差异化竞争。
①面层材质宜体现温馨,且为自然界中的高档材料,如色彩、纹理、质感能符合温馨氛围的高级石材、名贵木材。
②要突出个性化和定制化,通过环境中的个性化元素,传递私人定制的高端服务理念;
③ 注重细节设施的完善,尽可能在病人视觉和触觉能感知的各个部位,体现人性化关怀等。
民营医院的造价不能简单地参考公立医院造价,其诸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造价的差别。
a、人流量较小,材料损耗度低,对材料的物理特质指标要求较公立医院低,例如对面层材料特别是地面材料的耐磨性要求可以降低,以降低对应的造价。
b、对于轻资产租赁的民营医院,受经营效果、资本退出或者被并购等影响,其工程的使用周期较公立医院要短,从而可以对原来在公立医院过分追求质量稳定(20年)的指标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减轻民营医院的工程造价负担。
c、对于高端民营医院,为满足氛围视觉效果运用的高档甚至稀有材质,势必会增加面层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造价。
d、利用初级或中级个性化,以满足定制化、私人化的需求。
笔者于2015年在提出的《中国医院建筑装饰发展四段论》中阐述到:“第三发展阶段,即在满足了专业功能,实施标准化的基础上,追求差异化的个性化发展阶段;而个性化,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民营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造价预算,选择适合的层次实现个性化”。
a、按国际标准建设,材料品质、节点工艺和专业系统的国际化,导致造价偏高;
b、由于国内无法满足部分加工定制类产品,只能在国外定制,导致付出额外成本;
c、各空间使用的国际化设施较为完善(如自动平开门、残障设施、球面镜等),导致付出额外成本;
3
公立医院的特点
笔者在2015年曾提出:“医院室内装饰所有部位的施工质量应该至少12年稳定不影响使用, 20年内仍能基本保障使用需求。”
所以,公立医院的装饰材料要以能经久耐用、符合使用功能为主。材料及五金的质量保证期在12年以上,最好能达到20年。面层材料则以易清洁、易保养、抗冲击、易更换的材料为主。对材料性能的高要求势必增加该材料的造价以及整个工程的总造价。
人均造价的“人”,是指该建筑直接服务的固定人群和流动人群。对于医院建筑,其服务的固定人群为一线医护人员及后台行政保障人员,流动人群为诊疗患者及陪护人员,其中流动人群为主要组成。笔者认为,我们判定公共建筑的造价,不应该忽略该建筑所服务的人员数量,要引入“单方人均造价Cost per capita(暂命名为CPC)”和“年人均造价”的概念。即“工程总造价/该项目寿命周期内所服务的总人数” 和“工程总造价/该项目每年所服务的人数”作为新增评价指标之一,对该建筑的造价合理性做出完整评价。
d、资金要花在“刀刃”上
▲ 不同强度的材料在车身结构中分类使用
▲ 同楼层的地胶耐磨等级应根据人流量合理选配
在发达国家医院,医院人流量远不如国内,却仍然选用高质量大尺寸的五金件,其使用寿命几乎可以伴随建筑终生。而另一方面,对该省的部位省得非常彻底。而国内某些医院项目受“中庸”思想影响,追求面面俱到、处处兼顾,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
▲ 国外医院人流量远不如国内,仍然选用高质量五金件
根据不同项目的目标和特点,在当今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应追求医疗建筑的“人均造价“最低值,即为了 “单方年人均造价”最小化,医院的室内环境的有效使用寿命应该 12-20年不过时,装饰设计应该20年不过时。所有部位的施工质量应该至少12年稳定不影响使用,20年内仍能基本保障使用需求。
4
公立/民营医院的共同特点
1、医疗环境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考虑新政策及社会发展对医院的影响
新的技术应用以及医疗政策对医院服务功能和诊疗流程将产生新的影响。如:挂号方式、支付方式的改变对收费窗口/柜台的影响;社会第三方检测/影像机构对医院检验/影像科室设置的影响;新型物流系统对医疗服务的影响等。
无论医院是何种类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不变的,新政策、新需求、新技术将影响医院建筑与室内环境的定位是不变的。作为医院建设的从业者,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从公立、民营、外资医院各自的特点中找到共性与个性,用“求同存异”的思想建设更好的医院。